小小志愿者

庆八一 观海博 争做环保小卫士

发布时间:2022-08-08 16:45:18

                                                                               ——青岛市雷锋精神研究会组织小学生们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为更好的弘扬雷锋精神,同时庆祝“八一”建军节,8月7日上午,青岛市雷锋精神研究会组织会员及子女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研究会一行由张磊副会长、于海宁副秘书长、崂山区沙子口小学2020级4班家委会主任刘红梅带队,于上午8时30分组织小学生们在青岛第一海水浴场开展“争做环保小卫士捡拾垃圾活动”,10时后组织参观海军博物馆。学习了解海军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赢得各位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1.jpg

    上午8时30分,研究会一行人组织会员及小学生们在海边集合,带领大家沿着一浴的海岸线一路向西步行。活动开始,小学生们戴上手套,拿起长柄垃圾夹和垃圾袋,几人一组或分头行动共同捡拾沙滩上、草丛里的烟头以及塑料纸等。“小雷锋”们在辛勤劳动的同时,研究会工作人员和家长志愿者们也在一边用相机定格孩子忙碌的身影,一边帮助找寻垃圾。一个多小时后,每个人的袋子里都装得沉甸甸的。闷热的天气下,孩子们额头上挂满了汗珠,虽然很累很苦,但是在大家的相互激励中,都没有停止手上的工作,坚持到了最后一分钟。在于海宁副秘书长的指引下,同学们走到垃圾站,将收集的所有垃圾进行了分类投放。

    2.jpg

    10时整,海滩捡拾垃圾活动结束,来自胶州的张炳旭副会长带领的80人也到达了海军博物馆门口。张磊副会长重新集合队伍,清点到场人员,带领大家进入海军博物馆参观。室外展区有舰艇、坦克、飞机等,孩子们兴奋的参观了中国海军的第一艘驱逐舰“鞍山舰”、第一代自主研发的核潜艇“长征一号”、以及获得“海空卫士”荣誉称号的王伟烈士生前座驾。这些装备不仅代表着中国海军过去的辉煌,更见证着中国海军的日益强大。同学们纷纷在这些功勋舰艇、飞机前合影留念。移步室内展厅,4000余件文物、1200余幅图片,近百组内涵厚重的雕塑、浮雕、场景、油画以及40多个视频以中国海军发展沿革为主轴,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展现了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同学们通过聚拢在一起仔细研读着展柜里陈列的物件,聚精会神的观看视频记录片,充分了解学习了海军历史上著名的战役、重要事件、重大发展成就、武器装备和英模人物事迹。

    3.jpg

    本次活动研究会还特别邀请了青岛市市南区残疾人阳光安养中心陈玉华主任、中心的相关人员,以及研究会资助了22年的脑瘫患者张晖,一同参观青岛海军博物馆。为了让无法行走的脑瘫患者张晖走进他梦寐以求的海军博物馆,研究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等工作人员于7月15日前往市南区阳光安养中心与陈玉华主任商讨活动细节。自从明确这次活动后,张晖就一直特别期待。活动原定于7月31日,因为台风博物馆关闭延期至今,张晖期待着与他的“亲密战友”们共同游历海博。海宁副秘书长亲自为他推轮椅,张磊副会长亲自为他讲解,因为他们二人都曾在海军服过役,所以详细地向他介绍当年服役时使用过的装备,感慨当年的军旅生涯。会员及小学生们也向张晖表达了各自的慰问,参观结束后张晖久久不愿离开。

4.jpg     重温历史足迹,忆往昔峥嵘岁月。海军博物馆不仅见证着海军的发展,也见证着共和国的成长。此次参观既丰富了小学生们的历史知识,又在多元文化冲击的今天树立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将爱国主义情怀从小根植在同学们心中。正如习主席说的那样“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雷锋精神,既要有课本知识的学习熏陶,更要有实际实践的身体力行。“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本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研究会积极传播雷锋精神,培养小学生们从身边做起,由小到大;从点滴做起,积少成多。逐步成长为像雷锋那样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好少年。同时,从小培树小学生们爱国爱党的信念,争做听党话、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的红孩子。